4月15日,张某新拧开煤气罐拒绝新房东入住。
民警冲进房间扑倒张某新。
民警从房间内抢出煤气瓶安全处理。 龙岗警方供图
家住龙岗布吉吉星花园的小张遭遇了21年来最大的人生危机,他的父亲张某新4月15日在自家房子里拧开煤气罐拒绝新房东入住,被警方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拘。而他父亲这么做的原因,是继母冯某妹通过虚假签名的委托书,骗取了深圳市公证处的公证书,并将房子卖给了第三人陈某忠。
目前,小张面临的局面是,继母将房子卖掉并离婚,带着售房款消失了,父亲却因为暴力抗法被刑事拘留,而他自己有家归不得,只能寄居在姐夫家里。更让他难过的是,在媒体的报道中,他父亲竟成了“房赖”。小张认为,这一切均是由于一纸错误的公证书造成的,于是将深圳市公证处告上了法庭。
公证处:公证书系他人冒名非法骗取
“4月15日上午,龙岗区布吉街道罗岗社区吉星花园上演惊险一幕,一栋住宅楼忽然变成了‘危楼’,楼道中弥漫着浓浓的煤气味道,稍有一点火星就可能发生爆炸危情。原来,一名年近六旬的老汉因反悔卖房,撬锁闯进房间当‘房赖’,并不时开着煤气罐以欲燃爆威胁,与警方对峙近5小时,最后在劝说无效后,民警果断破门将其制服,及时化解险情……经审,张某对其企图引爆煤气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已被刑事拘留。”
上周五,深圳各大媒体均报道了这样一则社会新闻。当晚,小张与南都记者取得联系,称新闻中的当事人是其父亲,父亲并非因为反悔卖房价格低当“房赖”,而是继母在未经父亲同意的情况下,伪造委托书骗取公证书,将房子偷偷卖掉了。“父亲打官司败诉,被逼无奈才采取这种极端做法。”小张说,父亲的行为虽然是错的,但在卖房这件事中他是受害者。
昨日上午,南都记者在吉星花园见到了小张,涉案的房屋则大门紧锁。小张在里面住了20年,现在已经无法进去,房子的产权人也不再是他的父亲。“如果是自己搬走那也就罢了,但我们是被人赶出来的,太冤屈了。”小张向南都记者提供了一份委托书及公证书的复印件,委托书载明,张某新拥有吉星花园4号楼402房产,冯某妹作为张某新的代理人,可独立以委托人的名义全权办理房产的过户、转移登记等手续,代为签署房地产买卖合同等相关文件。编号为“136114”的公证书复印件则载明“委托人张某新于2010年9月7日来到我处,在我的面前,在前面的《委托书》上签名”,公证员为徐某。
小张称,正是通过这份公证书,继母冯某妹以68万元的价格将房产卖给了陈某忠,并在次月办理了房地产过户手续。“2011年5月份,父亲与继母离婚,因为与继母的关系一直不好,当时我还很高兴。”小张说,没想到,不久之后,父亲去交水电费时发现户名已经更改,这才发现房子已经被转移到别人名下。
2011年10月20日,张某新向深圳市公证处提出复查申请。同年12月17日,公证处出具撤销决定书称,对上述委托公证书进行了笔迹鉴定,结果显示该委托书上“张某新”的签名非张某新本人所签署,系他人采取冒名顶替的非法手段骗取所致,决定撤销第136114号委托公证书。
法院:买房人属善意,卖房合同有效
发现房子被转移到别人名下之后,张某新将前妻冯某妹及新房主陈某忠告上法庭。张某新诉称,涉案房屋是其婚前个人财产,自始至终都未授权冯某妹转让该房产,冯某妹的行为是无权代理行为,涉案房产的转让价明显低于市价,几年前同一小区面积更小的房产已价值七八十万元,陈某忠以极不合理的低价受让原告的房产,并非善意,请求法院判决买卖合同无效。
张某新还指出,“冯某妹是个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农村妇女,对于房产交易流程,特别是找人冒名顶替办理公证书的做法,绝非其本人想得出,因此冯某妹骗取公证书的行为应是受到他人指使或者串通他人所为。”
陈某忠则辩称,其已合法、善意取得了涉案房屋的所有权,即使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在事后被撤销,原告张某新亦无权追回房屋所有权,依法应予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