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教育中消费者教育的现状
2008-05-02 来源: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我国自198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以来,便以该协会为中心开展了消费者教育,但是学校教育中的消费者教育却尚未正式起步。消费者协会在学校中进行的消费者教育,也只是不定期的讲座等形式,尚未正式纳入教育课程。今后为了更有效地解决消费者问题,培养自主独立的消费者,
我国自198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以来,便以该协会为中心开展了消费者教育,但是学校教育中的消费者教育却尚未正式起步。消费者协会在学校中进行的消费者教育,也只是不定期的讲座等形式,尚未正式纳入教育课程。今后为了更有效地解决消费者问题,培养自主独立的消费者,避免重走日本走过的弯路,从长远来看,应尽早将消费者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中。 我国的学校教育课程中,以前没有类似的日本的家庭课和公民课的科目,80年代,小学开设了社会课和劳动课,初中和高中开设了劳动技术课。教科书是按照教育部(当时的国家教委)的教学大纲,各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各自编写,然后经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后出版使用的。1992年,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都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教学大纲中,社会课自1年级至6年级的内容由“认识周围社会”、“认识祖国”和“认识世界”三部分组成。在教学犬纲,的第一部“认识周围社会”中可以见到与消费有关的基本知识。在修改后的小学社会课教学大纲和教课书中,“商业与生活”和“储蓄和保险”的单元里重点编入了从流.通到商品购买过程以及金钱管理和保险的内容。而在“认识祖国”和“认识世界”的单元里都涉及到资源和环境问题。另外,在高中劳动技术课的教课书中可以见到有关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内容。但是,直接与消费者问题和消费者保护有关钓内容从小学到高中都没有涉及。这种教育状况已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尽快开发我国学校教育中的消费者教育课程。 (撰稿:周晓虹)
2008-05-02 来源: 作者:佚名